
白落梅在《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中写道:“生的终点,不是在山水踏尽时,亦不是在生命结束后,而是在于放下包袱的那一刻。当你真的放下,纵算一生云水漂泊,亦可淡若风清,自在安宁。”人的烦恼多半来自于自私、贪婪,来自于妒忌、攀比,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苛求。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人生几何,能够看淡,就少一份失落和困扰,多一份满足和快乐。爱恨情仇,看开了就好。悲欢离合,看淡了就好。人生不能十全十美,生活不能事事如意,有得有失。要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要看淡人生的不如意,要放下那些不顺心。不必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发表时间:2021-04-27 15:52:42浏览次数:482

语言的能力巨大,也能暴露一个人的修养。孔子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本·琼森也曾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水滴石穿,以柔克刚,说话当如水,要软要柔;巍峨不动,雄伟有力,做事应如山,要硬要稳。-1-说话要软○ 说话要软,软在语气。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出于好心,出于好意,话也是好话,但是出口之后,就变了味,明明是关心,却变成了指责,这就是说话的语气有问题。鬼谷子曾说:“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与人说话,不宜过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不管是命令的口吻还是谄媚讨好的语气,都会使人
发表时间:2021-04-26 10:44:19浏览次数:488

余生很贵,不想活得太累,更不舍得浪费。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越发的平和,与时间的流逝一同安静下来。余生有茶,更要有茶“静而不争”的态度,不惊不扰,从容且共。1三观不合的人,余生不留一生很长,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没有明确规定我们必须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但“三观不合”的人,没必要请进余生。你说这茶好喝,他说这茶还没饮料有味道;你说这杯子真精致,他却说都是装水的,卖那么贵没意思。其实茶不在好坏,也不在贵贱,而是贵在那一份喝茶的心情,也是贵在与你分享时相伴的时光。一生中会遇到那么多人,只有少数人对你而言是特别的。
发表时间:2021-04-25 10:12:58浏览次数:440

书上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有个叫马三的人,为人忠厚老实,有一颗宅心仁厚的心。家里虽不富裕,但每当看到有人落难,马三就会拿出粮食加以救济。父亲去世后,马三便去找风水先生给老父亲找一块宝地。马三领着风水先生快到自家田地时,突然停下脚步,只见地里有三人正挖着红薯。“他们在偷挖,你为何不上前阻拦?”老先生问道。“那三人是镇子上的困难户,不瞒您说,此前我常救济于他们,今日他们自己来挖,倒是省了很多事。”“这里处处皆是风水宝地,看来老夫这趟是白来了!”马三不解,老先生一语道破:“宅心仁厚之人,上天自会眷顾于你,而宝
发表时间:2021-04-23 10:52:00浏览次数:486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互相搭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大家垮台。懂得互相帮扶的人,两个人就像拉纤,合作共赢;总是互相刁难的人,两个人就像拔河,彼此负重!人这一生,我们都是群居的动物,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多个人的力量无限。聪明的人,互相搭台,彼此帮助,道路越走越顺;愚笨的人,互相拆台,彼此刁难,人生坎坷不断!01、智者互抬,彼此成就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在人急难之时,我们肯伸出援手;在你需要之时,不至于孤立无援。当你懂得与他人患难与共,人才会与你风雨同舟!生活中你会发现,越是有本事,越是有能力的人,越不吝赐
发表时间:2021-04-22 11:13:08浏览次数:539

刘同说: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才明白成长中种种的孤独感,如今看来都是无形的忘我成长。在成长这条路上,你永远无法预料前方等待你的是迷人美景还是凄凄旷野,你所能做的只是学会适应。01成年人的告别仪式很简单,你没回我消息,我也便默契地没有再发,就这样安静地消失在彼此的生活里,好像从没认识过一样。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和以前的朋友突然之间断了联系;也不知何时,发个朋友圈我们都要斟酌半天,生怕让人看到你不为人知的一面。你每天忙忙碌碌,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身边连个能抱怨的人都没有,何其可悲。昨天我一个许久未联系的高中同学突
发表时间:2021-04-22 11:09:07浏览次数:527

01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后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顿时感到恍然大悟。是啊,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02“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意思是说: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
发表时间:2021-04-21 13:09:15浏览次数:470

将一个人唤醒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功德!你自己醒来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与生活同心同愿,同步同行,需要不时的静一下,去思考、去选择、再出发。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被人看在眼里,所体现的正是我们的修养,是我们灵魂的模样。有修养的人,不以地位、金钱、容貌来衡量,他是一个真我的人,一个自律的人,一个宁静的人,一个挑战自己的人,一个自省的人;是一个具有宽容气度、严谨节操、淡泊情趣、高雅气质的人。1做一个真我的人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缺心中鄙夷,眼前时有月到风
发表时间:2021-04-20 09:55:59浏览次数:420

给生活做减法,就是给人生做加法。南怀瑾先生在书里写道:“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红尘这个巨大的道场里,我们都是修炼者。一个人的境界能有多高,取决于他对待自己感情、生活和生命的方式。01友情的最高境界:度有位读者问过梁晓声一个问题:“朋友不拿自己当外人怎么办?”她说自己开了一家饭馆,开业时为了给饭店拉人气,就请朋友们免费吃了2个星期。可有个朋友却把她的饭馆当成了免费食堂,每个星期都不缺席,顿顿白吃白喝。过分的是,他还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喊过来蹭饭。虽说朋友偶尔也会帮着收拾桌子,打扫卫生,
发表时间:2021-04-17 08:50:05浏览次数:428

从前有一个木匠,他有三把尺子,一把直尺,一把方尺,一把卷尺。直尺用来拉直线,方尺用来量直角的两边长,卷尺则用来丈量长短。借着这三把尺子,他完成了无数精细的木工活,也极大的避免了工作中的失误。而人这一生,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尺子,来让自己越过越顺呢?1交往应有尺,相处不越界有人说:如果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再近1%,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火焰山”;如果再远3%,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广寒宫”。现在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所以不是“距离产生美”,而是“合适的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关系再好,也要把握好交往的尺度。陈坤
发表时间:2021-04-17 08:44:40浏览次数:434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