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时,我们总追求一个“满”字。后来慢慢发现,适可而止,才是人生最舒服的状态。 就像老话说的:吃饭七分饱,做人八分好。八分的人生,既不得过且过,也不强求过多,正是刚刚好。1 同事小英最近情绪很糟糕,常常向我们抱怨丈夫不理解她。她希望丈夫每天下班了就不要再出门,待在家和自己一起看看电视、做做饭,周末一起逛街看电影,多陪陪自己,这样两人关系能更近一些。但丈夫不大愿意,说希望下班后能有点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两人产生了分歧,还因此大吵一架,冷战了好几天。 听完她的抱怨,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对于每天
发表时间:2021-07-19 15:25:54浏览次数:385

作者:洞见·鲁十三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平静如水。狮子与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狗遇到人,第一时间就是吠叫。但它们的吠叫往往是虚张声势,只要你蹲下身捡个石头或者木棍,他们就吓得落荒而逃。而号称“草原之王”的狮子,遇到对手从不咆哮。它们会静静等待最佳时机,时机一到,便会瞬间飞身直扑,一招制敌。人也是如此。遇事脾气当先,意气用事,喜欢用声势来伪装自己的,往往是弱者。真正的强者,早已戒掉了愤怒的情绪,在沉默之中韬光养晦。01越无能的人,越爱动怒。听过一句谚语:“一怒之下踢石头,只会痛着脚趾头。”很多时候,愤怒对别人有害
发表时间:2021-07-16 12:17:32浏览次数:642

1 上个周末,妈妈去了趟舅舅家,回来之后一直跟我念叨个不停。 这次去之前,妈妈特意穿上我给她新买的衣服,剪了头发,看上去比平时精神不少。可跟大她6岁的舅妈走在一起,妈妈还是会被别人误认为是“姐姐”。 他们照例唠家常,舅妈说女儿们又给自己买高档衣服了,又说女儿们每个月给的钱都用不完,过一阵子还要带他们去旅游……一转头,舅舅又问妈妈最近新找的工作累不累,在公园里打扫卫生要几点才能下班。这样的场面每隔几个月就要上演一次,总之,聊天内容就是舅舅一家日子过得舒坦,而妈妈却还在风里雨中奔波。妈妈每次回来都要感叹
发表时间:2021-07-15 11:16:29浏览次数:425

1 很多人一生大多苦于两件事,一是得不到,二是已失去。计较得失之间,我们很容易就忘了初心,也忘了生活的追求。于是,前半生,我们为得失所累;后半生,又为前半生所悔。 很多人都是这样,喜欢拿自己没有的东西对比别人拥有的东西。孩子总是别人家的聪明,工作生活总是别人家的更胜一筹,婚姻也是别人家的幸福。反观自己,似乎永远是一地鸡毛。 终其一生,我们似乎都在不断计较,又不断追悔。但生活好像很喜欢和我们开玩笑,我们越是太在意什么,什么就越让我们痛苦和得不到。相反的,当你云淡风轻、不计得失、不去抱怨、默默努力时,想
发表时间:2021-07-15 11:06:21浏览次数:381

作者:洞见muye靠自己生活,灵魂都是安宁的。看过这样一句台词:“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依赖任何人,那么,他才真正算是长大了。”年少的时候,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物质上,我们都习惯了依赖他人。年纪渐长,经历了挫折以后才明白,没有任何人可以让我们依赖终生。一个人最大的成熟,就是学会不再依赖任何人。01知乎网友@夏天分享过一个故事。夏天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她就习惯了父母的大包大揽。小学和中学,进哪所学校,是父母帮她选的。上大学的时候,读什么专业,到哪个城市,以及毕业以后,从事什么工作,也都是父母在帮她做决定。从小到大,
发表时间:2021-07-14 11:19:42浏览次数:448

1有一句话这样说:“成长的意义在于增加人生阅历,丰富生命体验,不断觉察自省,无限接近成熟。”过去,我们已经走了很多路,有了丰富的经历;以后,还要不断增加阅历,增长自己的见识。30岁那年,朋友莎莎选择从工作5年的公司请辞。她在那家公司做得很好,已经位列中层,换一家公司可能意味着一切从头做起。问起离职的原因,她说,因为自己再也无法从那家公司学到或收获什么了。她说想换一个地方去学习、提升自己。如果不去看看,她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自己能到达什么高度。 一个人有多大实力,就可以走多远的路、看多辽阔的
发表时间:2021-07-14 10:38:35浏览次数:396

1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赞美之于人心,如阳光之于万物。有时,一个善意的赞许,就能给人莫大的信心和鼓励,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前几天,朋友小艾发了条朋友圈,晒出自己周末和男友去踏青的照片,还放上了男友送她的口红。照片里的她眉飞色舞、笑意盈盈,评论区里有人夸她“气色好”,也有人称赞“郎才女貌”。 可过了一会儿,一位朋友却评论到:“原来你男朋友个子这么矮啊,就送一个口红,这也太拿不出手了吧。”这句话在一众评论里显得十分扎眼。之后,小艾就默默删掉了那条朋友圈,当一切都没发生过。 后来私下跟小艾提起这事,
发表时间:2021-07-13 09:55:27浏览次数:452

1 曾看到一句话说:当我们张开双臂,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也可以说拥有了全世界。 人的思维怎样,生活就会怎样。我们脚下的路,常常不取决于路怎么样,而取决于我们怎么去走。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别人怎么对待我们,其实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手里。 有人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大的人,都懂得欣赏他人的长处,能与人患难与共,能在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而总是见不得人好的人,在他人最困难的时候不但不会相帮,反而落井下石。前者,拥有好口碑,人脉越来越广;后者,没有好人缘,道路越走越窄。 真正的强者,懂得欣赏别人,也会不断
发表时间:2021-07-13 09:47:02浏览次数:326

1 有人说,经常读书的人,书一放下,就会以美好的气质出现,举手投足间都充满着自信与从容。读书像是一剂温柔治愈的良药,总能在你迷茫时给你指引、在你困惑时给你答案。 有位书评人分享过自己的故事。有段时间,他一直感觉不太幸福,每天都在纠结一个抽象又复杂的问题:怎样才能过得幸福一点儿?苦苦思索无果之后,他选择了读书。他恰好读到了一本解读幸福的书,让他一下子想明白很多问题。 尝到读书的益处之后,他把读书的习惯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去。他说:“读书让我成为半个生活专家,许多让人头疼的生活难题,我基本都有办法搞定。
发表时间:2021-07-12 10:24:19浏览次数:434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2021年已经来到7月。上半年,你过得怎么样?年初定下的目标实现了多少?无论过去如何,未来都是崭新的。下半年,愿你继续努力,为梦想全力以赴。1 人生路漫漫,我们最能把握的是实实在在的眼前和当下。只有把今天该做好的事做好了,才算没有辜负光阴;只有把今天过好了,才有更足的底气去面对未知的明天。 时间是公平的,你今天有一分耕耘,明天才会有一分收获;你今天偷了一份懒,明天就会有一份难。 当你沉下心来,好好去努力,人生才不会有太多的焦虑和忧惧。即便暂时身处低谷,也不要自暴自弃。因为人
发表时间:2021-07-08 09:54:33浏览次数:415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