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大门走险路,过窄门而宽途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日拱一卒无尽日,功不唐捐终成海。《沉心十年》中说:“人生之路有两种,择大门走险路,过窄门而宽途。”人生的智慧,就藏在这“宽窄”的选择中。有人选择走“宽门”,后面的路却越走越窄;有人选择进“窄门”,后面的路反而越来越宽。走窄门,意味着笨守、苦熬,考验着人的觉悟和定力。人生最难的修行便是: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01进窄门:越优秀的人,越愿意“自讨苦吃”。曾在网上看过M姑娘的故事。M从985毕业后,在一家国企任职多年,日子很是清闲,每天刷刷手机,到了点就走人。期间公司组织过很多技能培训以及
发表时间:2021-07-27 10:15:26浏览次数:988
换位思考,是最低成本地善良
作者:每晚·Allergy之前网上有个帖子很火。有人问:“深更半夜跑网约车的人都是怎么想的,真的有人为了钱不顾一切吗?”很多人表示赞同。但有位网友的留言,让人陷入深思:“我没在深夜跑过滴滴,但我能理解深夜跑滴滴的人。因为23-5点间,有深夜服务费,意味着跑同样的里程,能赚更多的钱。而且半夜不堵车,意味着平均时速更快,油耗更低,可以接更多单,赚更多钱。夏夜,晚上候车时不用开空调,可以省更多。”人与人之间,只有做到换位思考,才能实现真正的尊重和体谅。所有的换位思考,背后其实都是一种善良。1作家杨文说过一次她跟
发表时间:2021-07-26 15:14:25浏览次数:401
善待自己,从少生气开始
1  人生宝贵,不要浪费。能不生气时就别生气,能开怀大笑时就别皱着眉。很多时候,生气伤害的只有自己。  其实,过了那个懊恼的节点你就会发现,那些让你不愉快甚至愤怒的事情,或许也不过如此。生活中的琐事,大多不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去生气。跟别人置气,坏的是自己的心情;盲目跟自己较劲,伤害的是自己的身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不如及时开导自己;遇到让你不快乐的人,可以选择避而远之。  能不去计较的小事,就任它去。很多时候,如果没有如愿又无法改变,不如释然。2  我的房东阿姨就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她会屏蔽嘈杂的声音,让自
发表时间:2021-07-23 10:07:24浏览次数:480
没有边界感的关系,是一场灾难
作者:洞见Allergy与人相交,疏疏落落。三毛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朋友再亲密,分寸也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人生如尺,必须有度。人与人之间关系再好,也要把握好一个度。01日本著名作家西泽保彦曾说:“所谓正常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和别人交往时保持一定距离。”人与人交往时,边界感模糊,只会给他人带来烦恼和不便。春晚经典小品《实诚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魏积安和黄晓娟夫妻俩赶着吃完饭去看演出。这时,郭冬临饰演的小石,没打招呼就突然来到家里,还留下来吃饭了。吃饭时更是擅自打开了桌上的酒,慢悠悠喝起来,一
发表时间:2021-07-23 09:58:49浏览次数:565
苏轼: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作者:洞见·念念你遇见的人,都是为你而来。苏轼曾感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这趟旅程,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都在不断地经历相遇和别离。但相识再多,最后留在身边的,只有志同道合的人。能与什么样的人同行,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01你是谁,就会遇见谁。祝勇先生曾在书中写道: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与苏东坡相遇。此话可谓形象地总结出苏轼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事实上,仅在北宋,苏轼的受欢迎程度就已经是绝无仅有的。与他交往的人中,上至帝王将相、公卿隐士,下至寻常百姓,贩夫走卒。他可以和高僧论道悟禅,也可以和不识字的农
发表时间:2021-07-22 13:21:24浏览次数:467
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作者:洞见·握书姑娘伏久者,飞必高。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莫言自身便是如此。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31年。辉煌来得虽迟,但终究是来了。获奖之后,许多读者比莫言还着
发表时间:2021-07-21 10:12:29浏览次数:455
对待那些不喜欢你的人:不客气,不讨好,不在乎
作者:洞见RDJ你对我什么态度,我便对你什么态度。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罗纳德.K.霍弗林,在美国智商排行榜名列前三。但这个智商高达164的天才,却一事无成,蜗居在最廉价的出租房里。罗纳德曾自曝导致他悲惨人生的原因:小学时,有个女生邀请全班同学去她家开party。他兴冲冲地赶到,女生一开门见到他,却厌恶地对他说“我没想到你也会来。”这句话刺痛了他。他发现,自己不招人喜欢。自此,罗纳德深陷“别人不喜欢自己”的泥沼里,直到55岁还没有走出来。想起莫言在《如何对待不喜欢你的人》里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活
发表时间:2021-07-21 10:01:24浏览次数:593
成年人顶级的修养,是“开口慢半拍”
作者:洞见Allergy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之前,网上有个非常火的段子:有人捡了一部苹果手机,正愁如何还给失主,这时电话响了。他接了电话还没等开口,失主就在电话那头嚷嚷:“你最好把电话还给我,我手机有卫星定位,我已经知道你在哪儿了!”那人一听火爆脾气就上来了,买了十几个氢气球绑在手机上,让手机飘走了:让你卫星定位去吧!《礼记》有言:“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无论什么时候,话到嘴边都要慢半拍,想好了再说。01说话的三个筛子。《格言联璧》有句话这样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看过一个故事。苏
发表时间:2021-07-20 10:53:45浏览次数:559
杨绛:没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
作者:洞见·李思圆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杨绛先生曾写过一段话:“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回首杨绛的一生,充满坎坷和曲折。但她却始终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去接纳全部的遭遇。从她的经历中,或许我们会明白,在这个世上,没有如意的生活,只有不断看开的自己。01失意背后,有诗意。有一句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难免会有一些时乖运蹇的时刻,也难免有一些苦不堪言的经历。一个豁达的人,纵有再多困难,不轻易沮丧;纵遇再多麻烦,也
发表时间:2021-07-20 10:40:28浏览次数:499
自我提升的三个境界:阅己,越己,悦己
作者:洞见RDJ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在这纷繁芜杂的世界里,庸人自扰,智者自渡。我们必须明白,这世界上真正的解忧人是自己。01阅己:认清自己,才能重建生活。《半山文集》里有这么一句话:“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喜欢的书读十遍;读一本书十遍,不如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反省一遍。阅人,真不如阅己。”活得明白的人,往往会在经历中认识自己,在反省中成为自己。林清玄在32岁之前就已
发表时间:2021-07-19 15:28:55浏览次数:493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