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任何感情,也像鞋和脚的关系。 鞋,舒不舒服,脚知道。 人,合不合适,心知道。 所以,穿鞋走路,合脚最重要;与人相处,合拍最重要。 别迁就别人,委屈自己。 人这一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 时间很宝贵,没有必要为了不愉快的人或事纠缠。 千万不要为了迁就别人,而默默委屈了自己。 张学良的发妻于凤至,用了一生去爱张学良,为他倾其所有,却没有得到过丈夫的怜爱。 公公张作霖去世后,她为丈夫担起那个家,鼓励丈夫别倒下; 她包容迁就
发表时间:2022-02-22 17:45:05浏览次数:288

作者:洞见muye种下去的是习惯,收获的是命运。有读者写信给周国平,问道:“如何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周国平只简单回了四个字:管理习惯。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谈到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时也说:“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好习惯就像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而管理习惯,就是让人生不断增值。01好习惯成就人生,坏习惯破坏人生。习惯好与坏,不仅会决定一件事的成败,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微博博主@张小清讲述过自己因为不良习惯,在职场遭遇滑铁卢的故事。博主从小到
发表时间:2022-02-21 10:22:14浏览次数:357

作者:洞见Autumn长相里藏着自律,实力里藏着努力,福报里藏着善良。三十岁那年,作家吴晓波在书里翻到一句话:中年是一杯下午茶。那时尚且年轻的他,对此一知半解。十多后的一个下午,四十七岁的他坐在外面跟朋友喝茶,猛然再想起,才顿悟了这句话:“中年的午后,你能安心坐在立冬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单枞茶,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这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人过了四十岁就会明白,人生就是一个个选择的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有因果的。01你的家庭,是有因果的。网上看过一
发表时间:2022-02-21 10:09:17浏览次数:376

不知不觉间,2022年悄然而至。网上有个话题:“新的一年,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呢?”评论区有一个答案,印象深刻:“投资自己,让自己不断进步。”投资自己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持续投资,我们会不断绽放,遇见更好的自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投资自己呢?可以从“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讲的这三个方面做起!1. 坚持阅读外物之味,久则可厌;惟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读书,就如攒钱,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效果,于长远处却有大收获。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朱文公(朱熹)曾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
发表时间:2022-02-18 16:25:10浏览次数:563

作者:洞见Autumn成长不是学会表达,而是懂得咽下。《古兰经》里,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人前来请教圣人:这世上你最怕的一样东西是什么?圣人指了指自己的舌头,说:我最怕它。口无遮拦的人,到头来不是伤人,就是自伤。管好自己的嘴,是一种难得的自律,也是最顶级的善良。01不评价,是阅历赋予的教养。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她每天都打扮得那么精致,一定没把心思花在工作上;他之所以升职那么快,背地里没少打点关系;她刚结婚没多久就离婚,肯定是作风有问题……有句话说的对:“我们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
发表时间:2022-02-17 11:31:11浏览次数:355

人这辈子,活着不容易。短的是人生,长的却是磨难。 前半生,懵懵懂懂;后半生,忙忙碌碌。回头看这一生,百感交集。 一辈子不长,过了就没办法重来了。余生很短,最幸福不过有人爱你,最暖心不过有人陪你,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只求相处不累。 和相处不累的人在一起,没有委曲求全,只有顺其自然。 01 最好的感情,是相处不累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感情,是相处不累,没有互相猜忌,也没有互相怀疑。 经历了这大半生,走过了很多路,见过了很多人,在饱尝人情冷暖之后,我们终于明白,一段情最可贵的
发表时间:2022-02-16 16:25:00浏览次数:309

作者:洞见·苏墨每遇事,必静思。一代智圣鬼谷子有言:“真正高明之人,遇横逆之来而不怒,当非常之谤而不辩,遭变故之起而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黄河决于顶而面不惊。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式就是:稳得住脚,收得住音,静得下心。01凡事首要“面缓”费斯汀格法则说: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事情的反应决定的。换言之,最终导致事情失败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失控的情绪。遇到事情就动怒,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把事情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报道,火锅店里两家
发表时间:2022-02-16 16:16:00浏览次数:289

成长是做加法,成熟却是做减法。作者:洞见·yebo莫言曾在一次演讲中说:维持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一个人活着,其实所需甚少,要的太多必遭欲望反噬,想得太多必使身心俱疲。成长是做加法,成熟却是做减法。人生最难的清醒,便是告别复杂,回归简单。1精简圈子,专注自我成长人在年轻时,总想着能游遍五湖四海,结识各路好友。年纪大了就会渐渐懂得,二三知己,胜过万千泛泛之交。1988年,莫言和余华一同就读于北师大作家研究生班,并且同住一宿舍。当时莫言在文坛刚刚崭露头角,常有各种应酬和
发表时间:2022-02-14 09:01:53浏览次数:395

2.14情人节到了,不管是有情人的还是没情人的。我都要真诚的祝福你:情人节快乐!情人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愿开心与快乐常伴你左右,愿幸福与欢笑对你不离不弃。愿此时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能够拥有一个甜蜜、幸福的节日!愿你和爱的人在一起,能够相爱相守一辈子。无论是鲜花铺路,亦或者是荆棘满地。都能够彼此相爱,永远伴随对方左右!让真心化为鲜花,让祝福变得温情,
发表时间:2022-02-14 08:54:14浏览次数:332

第一句:感情是珍贵的,要珍惜。人世间最好的感情,就是两个人相互珍惜,只有你懂得珍惜我对你的好,我也会对你付出加倍的珍惜,这样感情才能一直幸福长久。第二句:家庭是重要的,要包容。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有家在,我们才有归处,有家人,我们才不孤单。所以,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凡事都要多包容和谦让,这样家庭才能幸福久久!第三句:欲望是无穷的,要知足。人活着,有欲望是好事,那样可以朝着欲望去努力,然后得到更多丰厚的回报。可是,欲望也不能太大了,有时候懂得知足点活着,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幸福。第四句:生气是愚蠢的,要心宽。人
发表时间:2022-02-11 11:05:59浏览次数:464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