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致我最牵挂的人
作者:洞见·握书姑娘愿你人圆,梦圆,事事圆。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味香甜。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中秋。借着这个人月两团圆的日子,想把最真实的心里话,送给我最牵挂的人。01致父母: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古人向来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故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每年这个相聚时刻,漂泊在外无法归家的人,对父母的思念尤为浓烈。人在异乡,更是深切地明白,不管什么时候,父母的爱最真。无论身处何地,最牵挂我们的,是父母;无论成功与否,最心疼我们的,是父母。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双亲健在,父母安康。
发表时间:2021-09-21 07:28:15浏览次数:469
浅水喧哗,深水沉默
作家张嘉佳曾说过:“只有弱者才会逞强,强者都懂得示弱。”人越缺少什么,就越掩盖什么:假装强势的人,心里反倒没有底气;而真正有实力的人,胸有沟壑,就会用平和不强硬的方式,与人拉近距离。在为人处世上低调温和,选择用柔一点的态度赢得好人缘;在成就名气上藏锋守拙,选择用收一点的姿态,谦卑做人;在利益获得上主动谦让,选择用软一点的心态对待利益纷争,毕竟难得糊涂。以退为进,最终达到想要的效果。01 在为人处世上温良俭让在人际交往中,和强势的人相比,大家更喜欢和温润的人相处,他们总能留出适当余地,让双方都能感
发表时间:2021-09-17 09:50:22浏览次数:509
越是舍不得,越是得不到
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智者寻求解脱之法。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身上,指着一条石子路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说很沉重。智者告诉他,这就是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我们不断地捡东西放在心里,于是觉得生活越来越累。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智者反问他:“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金钱、地位、名声哪一样拿出来扔掉呢?”那人长久沉默。由此看来:人这
发表时间:2021-09-17 09:45:00浏览次数:357
命运靠自己转弯
有人说,“命运靠自己转弯。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两条路,一条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用脚走,叫做现实。心走得太慢,现实会苍白;脚走得太慢,梦不会高飞。人生的精彩,总是心走得很美,且与脚步能合拍。”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谁都有不如意的事情。忍一忍就过去了,有时候就是差那么一秒钟的时间,冷静被冲动占据,悲剧就这样发生了。正如王尔德说: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也。生活就是这样,忍一忍,熬一熬,就过去了。《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09-16 13:45:46浏览次数:386
杨绛:耐住命运反复,扛过世间风雨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经事长志,历事成人。杨绛先生这一生,历经动荡起伏,饱经风霜雨雪。然而她最广为人知的口头禅,却是一句“不要紧”。简单的三个字背后,却是一种“忍耐”的人生哲学。人这一生,总是承担大过选择,坎坷多过坦途。耐得住命运反复,扛过世间风雨,便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01耐住冷眼杨绛先生早年在文研所工作时,因为得罪过领导,遭受了一些不公平待遇。当时文研所内分好几个小组,没有一个小组愿意接纳她;全国文代会,文研所的研究者都是大会代表,唯独杨绛夫妇不是。外文组集体编写《西洋文学史》,却把杨绛排挤在外。面对种
发表时间:2021-09-15 09:55:05浏览次数:542
人生所有的失去,都会得到补偿!
花开一春,人活一世。生活从来不会因为谁的难过而止步不前,时光的洪流会无声地卷走曾经的岁月。正如《花田半亩》中说:生命中,我们都接到不同的剧本。有的平淡,有的浓烈,有的是笑,有的是泪,不管怎样,我总要演好,直至落幕。而你所有的失去,都会得到补偿,最终,以另一种方式归来。风光得意总有时,跌宕起伏才是人生。人生就如一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遇到惊涛骇浪。所以,你不仅能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还要在惊涛骇浪中紧握船桨,奋力向前划去。汪曾祺在《随遇而安》一文中,开门见山写道: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
发表时间:2021-09-14 16:20:32浏览次数:373
比仰望别人更有意义的,是提升自己
作者:洞见·握书姑娘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知乎上有个问题:“当别人都在一步步向成功迈进,而你却一直在原地踏步时,你该怎么办?”有个高赞回答这样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仰望别人更有意义的,是提升自己。掌握好这三把“钥匙”,你便可不断成长,日臻完善。01第一把钥匙:自知《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能认清别人是一种小聪明,但能认清自己,却是一种大智慧。汉高祖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大摆庆功宴,他大手一挥高兴地问诸侯将领:“你们说,我为何能得天下,而项羽又为何失了天下呢
发表时间:2021-09-12 15:51:39浏览次数:491
世间最好的养生:忘
作者:洞见·念念快乐并非无忧,是学会了忘忧。年轻时总要把什么事都记得清清楚楚,现在才发现,善忘其实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随着年岁增长,精力本就越来越有限,如果再背负太多记忆,只会徒增自己的负担。养生之道,贵在善忘。该忘的忘,该放的放,清空消耗自我的负能量,才能怡然面对生活。01忘忧以养心成年人的世界,不如意十有八九。其实遇到烦恼不可怕,怕的是总把各种烦心事装在心里,惦念不忘,不仅于事无补,还容易积忧成疾。知乎上看过一位网友的故事。两年前,他因为工作晋升失败,一度感觉很受打击。接下来的日子,他都在反复回顾自
发表时间:2021-09-10 17:16:20浏览次数:413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坷,只有过不去的人
作者:洞见·心然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坷,只有过不去的人。杨绛先生曾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越细,香得愈浓烈。”前半生,杨绛历经战乱饥荒的动荡岁月,尝尽了生活的苦;后半生,终于苦尽甘来,却又面临生离死别的绝望。但她却用独有的乐观豁达把苦难磨碎,冲调成一杯醇香浓郁的咖啡,笑着抚平岁月的伤痕。她百年风雨沉浮的经历告诉我们:人这一生,会吃很多苦,受很多伤,经历无数的跌宕起伏。但真正的智者,从不逃避苦难,而是敢于迎难而上,在生命的历练中,活出淡定与
发表时间:2021-09-08 22:28:39浏览次数:450
有一种顶级的生活智慧,叫“算了”
作者:洞见·李思圆与其患得患失,不如放下得失。《菜根谭》里有句话:“世亦不尘,海亦不苦。”所谓的烦恼,不过是庸人自扰。人生短短数十载,所有爱恨得失,聚散沉浮,最终都会化作过眼云烟。生活这道题,无论怎么解都会有遗憾,与其计较纠缠,不如转身离开。人生下半场,放下是一种修行,“算了”是一种智慧。0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个公司的职员,一直过着安静平淡的日子。有一次,他闲来无事,花两元钱买了一张彩票。本来没抱什么期待,纯粹只是买来消遣。但没想到的是,他中了一个大奖。因为他平时就喜欢跑车,他便用奖金买了一辆,整天开着
发表时间:2021-09-07 10:48:33浏览次数:434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