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坛斗落,杏林星陨“福建省试管婴儿之母”陈文祯教授于2022年9月18日10时35分在福州与世长辞享年 97岁。陈文祯是福建省著名妇产科专家,被誉为“福建省试管婴儿之母”,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杨崇瑞妇幼卫生奖、中国妇产科医师奖获得者,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从小励志学医,遵循父亲“从医就要当良医”的教诲,终身为医。在她眼中,医疗事业已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是融入生命的一个部分。她致力于妇幼健康事业,推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从20世纪50年代的84张病床发展成了全省妇幼保健中心,1996年通过卫
发表时间:2022-09-20 14:25:13浏览次数:253
本报9月16日讯 济南市第十一、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李启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9月14日19时37分在济南逝世,享年87岁。今天,李启万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济南殡仪馆举行。 李启万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通过各种形式对李启万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山东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济南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等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李启万同志逝世的悼念和对其亲属的慰问。 刘强、张海波、于海田、韩金峰、杨峰等省市领导,省里的老同志雷建国等,市
发表时间:2022-09-20 14:22:39浏览次数:731
澎湃新闻记者从公共经济研究会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经济学家,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党委委员韩康同志,因病于2022年9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公开资料显示,韩康同志,1951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出生于北京)。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至1970年12月,在安徽省长丰县插队。1970年12月至1978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4军70师服役,先后任战士、班长、排长、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1978年1月至1981年1月,
发表时间:2022-09-20 14:18:45浏览次数:230
2022年9月11日下午3点零5分,河南南阳市镇平县抗战老兵在黑龙江宝泉岭家中“归队”,享年98岁。许凤甲,曾用名许逢甲,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曲屯镇曹营村人,出生于1924年农历十月初五。1942年入湖北老河口通信兵第5团教导连。1943年到昆明入干部训练团学习美国通讯技术及器械设备。当时由美国教官讲课,中国翻译现场翻译。毕业后分配到驻扎在云南保山的通信兵第6团3营7连见习,军衔是准尉。当年秋,被分到该营3连第3台工作。同时该台调配给第6军谍报队,赴前线(龙陵县)参战。当时过怒江惠通桥、龙陵等日军封锁区,前
发表时间:2022-09-19 15:06:53浏览次数:289
据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消息,著名画家、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朱常棣因病于2022年9月18日在成都去世,享年84岁。朱常棣1938年生于重庆,先后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顾问、山水画会会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成都市委统战部蜀都书画院副院长,成都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等,是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龙溪河边的小镇》182×144cm,2008年《山洪》97×130cm,2012年《金垒峡下》67×134cm,2012年得知朱常棣去世的消息,四川
发表时间:2022-09-19 15:04:13浏览次数:251
澎湃新闻记者从八路军研究会方面获悉,八路军老战士、301总医院离休干部张萍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14日晚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疗中心逝世,享年97岁。张萍修是河北保定人,女,1925年出生,1941年参加八路军,曾经历了“五一反扫荡”战斗,参加了“白求恩医校”卫训队,随后参加了抗大第八期,1947年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进入东北军政大学卫生部医院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萍修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301总医院工作,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60年授少校军衔。张萍修是开国大校、解放军军事医学
发表时间:2022-09-19 15:01:37浏览次数:244
微信公众号“遵义医科大学”9月14日发布消息称,我国著名麻醉学家余志豪2022年9月13日因病逝世,享年90岁。 余志豪(1932—2022.9.13),广东台山市人,1955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并留校工作,师从著名外科学家陈荣殿教授,曾任麻醉科主任、麻醉学教研室主任、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遵义医学院院长,兼任全国麻醉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贵州省分会副会长、贵州省麻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中华麻醉学杂志》《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麻醉与镇痛》《贵州医药》等杂志的编委。
发表时间:2022-09-19 15:00:21浏览次数:205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华茶人联谊会以及戚国伟先生亲友处获悉,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湖龙井茶制茶大师、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创始人、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创会会长、西湖龙井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戚国伟先生,于2022年9月16日晚在杭州因病逝世,享年76岁。西湖龙井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元代诗人誉之“三咽不忍漱”;明代称之绝品;清乾隆帝六下江南,四巡龙井,品茶咏茶,将龙井茶推向了顶峰。中国农村杂志社2018年曾刊文介绍了戚国伟与龙井茶的故事。报道写道:1962年4
发表时间:2022-09-19 14:59:05浏览次数:237
据湖北松滋市融媒体中心消息,9月15日晚上,开国上将贺炳炎长女贺雷珍在松滋逝世,享年93岁。贺雷珍出生于1929年腊月十四,湖北松滋人,是贺炳炎将军的第一任夫人蓝秀良所生。从出生到离开,她在松滋过完了坎坷的一生。1929年春,贺龙率红四军转战松滋市刘家场镇,贺炳炎参加红军,当时贺雷珍还未出生。22年后,1951年11月,贺炳炎回到家乡,找到了长女贺雷珍。贺炳炎1913年出生于松滋刘家场,1929年参加了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原成都军区第一任司令员、原第一集团军第一任军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发表时间:2022-09-19 14:52:34浏览次数:224
浙江大学9月7日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大学求是工程岗研究员汪宁渤同志于2022年9月7日凌晨2时09分在杭州不幸辞世,享年五十九周岁。汪宁渤 资料图汪宁渤1963年2月出生,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浙江大学介绍,他政治坚定、品德高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长期从事电力技术与管理工作,在可再生能源专业领域声名卓著,工程研究和实践经验丰富,学术科研成果丰硕,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甘肃省科技功臣奖获得者,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汪宁渤被誉为“陆
发表时间:2022-09-16 09:38:29浏览次数:250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