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章综(1929年5月16日-2019年8月27日),出生于宜兴宜城镇,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2年章综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至1962年在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铁氧体、铁电体实验室进修;1978年至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负责人、副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至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副主任;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2019年8月27日,章综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0岁。
章综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X射线,中子散射结构分析方法开展凝聚态物质的物性和晶体结构的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利用强流散裂中子源来推动晶体结构的方法和应用。
人物经历
1929年5月16日,章综出生于江苏宜兴。
1948年7月,章综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并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1952年7月,章综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章综
1959年,章综前往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铁氧体、铁电体实验室进修(至1962年)。
1978年,章综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负责人、副所长(至1982年),同年晋升为研究员。
1980年11月,章综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章综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副主任(至1984年)。
1984年,章综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
2019年8月27日,章综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0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章综1957年以前用X射线粉末衍射为主的方法研究了Al-Cu-Ni三元合金系的部分相图,解决了其中t相的晶体结构变迁问题。20世纪60年代先后在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软磁铁氧体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完成几项特殊用途的小型接收天线的任务。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同时担任中法合作在中国建造三台中子散射谱仪的中方负责人。他还关注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造和有关中子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
荣誉表彰
1980年11月,章综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评价
多年来,章综勤奋工作,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严于律己、严谨治学,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中国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