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胡可逝世,任内向军委献言献策保留军艺
澎湃新闻记者从胡可同志治丧办公室获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胡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2月0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胡可同志送别仪式定于2019年12月10日(周二)上午10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公开资料显示,胡可1921年生于山东省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胡可先后创作了多幕儿童剧《清明节》、多幕话剧《戎冠秀》、独幕话剧《喜相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胡可创作了《战斗里成长》《英雄的阵地》《战线南移》《槐树庄》等反映部队和农村生活的剧本。胡可出版有《胡可剧作选》和论文集《习剧笔记》《胡可论剧》《胡可戏剧杂文》等,以及散文集《敌后纪事》(与胡朋合作)、《走过硝烟》《烽烟 戏剧 人生——胡可自述》《老兵记忆》等。
中国作家网12月5日刊文《戏剧界怀念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剧协顾问、剧作家胡可——“他的书没有走,戏没有走”》悼念胡可。
文章透露:2018年,胡可先生97岁高龄,推出文集《老兵记忆》,以一名老兵的责任感关注中国戏剧、回忆文艺界战友,记录中国戏剧的前行。他在文集自序中写道:“由于对我军文艺工作历史的关注,曾对红军时期我军文艺史料的大量流失深感痛惜,并对战争年代各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情况的互无交流,多年来不见一份综述而为之忧虑……乃把近十几年来写的几篇回忆文章辑为一册,以供关心我国文艺史料的同志们参阅……近十几年,因为身体原因,我已难以外出参加文艺活动,看戏离不开轮椅,耳聋听不到台词,却又不甘寂寞,乃将个人记得的几件往事敷衍成篇备查。”
2019年5月,胡可先生98岁高龄,在接受采访时,他清晰地回忆了第一次参加全国文代会的情景和自1982年起参与的全国优秀剧本评奖工作,并表示,“文艺发展一方面是创作,一方面是评论,以评论促进创作,评论和创作是不能分开的。而文艺批评则是讨论交流,真理越辩越明,不是一家说了算”。对于当代戏剧创作评论,胡可先生也表达了看法,他表示,以剧本为依据来判断作品优劣,和仅凭看戏来评判一部剧作是有区别的,“有些剧本写得好,但演员、导演、舞美不足,剧本会受到连累;有些剧本写得不太好,但演员、导演、舞美很用心,剧本就沾了光”。胡可先生说,看戏是作出判断的重要一环,但看剧作本身是必不可少的。他表示,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包括文学、表演、导演、舞美等多个层次,但剧本是文学作品,剧作家尤其是话剧作家更是文学工作者,一方面剧作家应当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应将培养青年剧作家纳入作家培养的范畴,着力加强对剧作家文学素质的培养,在提高剧作的文学性上作出努力。
《潍坊晚报》2015年1月曾刊文讲述了胡可在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任内的工作经历。文章透露:胡可于1983年9月被任命为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1986年6月离职。他任院长期间,除了处理日常事务外,对部队文艺、文化工作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增设文学系。这是根据总政文化部部长刘白羽的建议作出的决定,由军艺具体落实。1983年10月筹备,经胡可等领导的两次造访,原昆明军区文化部副部长、老作家徐怀中担任系主任。文学系在徐怀中的主持下办得有声有色。
军艺得到保留。文学系开课不久,在全军精简整编的大环境下,全军117所院校减至97所,军艺在撤销之列。1986年2月,军委在京西宾馆召开了落实编制的全军院校会议,胡可代表学院在会上作了带有申辩色彩的发言,讲了军艺应该保留的五点理由。接着,有五所军校的领导发了言,表示应该保留军艺。
承接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的选编工作,把建国以来散见于报刊的具有史料价值的回忆文章汇集起来,有重点地进行调查访问。胡可和其他几位院领导负责审稿并关注这一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红军时期文艺史料选编》两册、《抗日战争时期文艺史料选编》四册。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供分享,内容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及官方媒体所有,本网不承担文章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